智慧城市是信息時代的城市新形態,是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城市的規劃、服務和管理過程中,通過市民、企業、政府、第三方組織的共同參與,對城市各類資源進行科學配置,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,實現創新低碳的產業經濟、綠色友好的城市環境、高效科學的政府治理,最終實現市民高品質的生活。
智慧城市在本質上是一種對城市的重構,這種重構改變了傳統的以資源投入為主、強調發展速度和數量的方式,而是以資源配置為主、強調供需匹配和發展質量的方式。一方面是對現有資源的科學配置,提升整體的社會效率,另一方面是對創新環境的培育營造,提升未來發展潛力。
智慧城市是一個不斷發展、不斷完善的過程,是基于城市現有基礎,利用現代化手段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,我們并不提倡存在一個終極的智慧狀態,或者達到某些指標就是智慧城市,隨著技術進步和認識提升,智慧城市會不斷豐富其內涵。因此,智慧城市的更加貼切的理解應當是“Smarter City”——一個更加智慧的城市,一個不斷利用新技術、新機制、新手段,使城市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,使發展與環境更加平衡,使發展成果能夠惠及更多的人。
互聯網究其本質而言,實際上有三層架構。第一個層面是消息層,網絡在這個層面上實現了消息的采集和分發;第二個層面是工作流層,網絡在這個層面實現了業務應用和各種服務的流程化;第三個層面是數據層,基于前兩個層面的大量行為數據累積形成的“大數據”,形成現實世界的多維虛擬映像,通過對虛擬映像的再加工和再分析,形成新的工作流程、誕生新的服務場景。
智慧江東的“互聯網+智慧城市”,正是從三個層面構成的互聯網全貌出發,搭建智慧城市整體架構。在消息層,智慧江東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臺能夠實現對市民、企業等對象的服務信息的發布,也能夠實現市民、政府等主體之間的C2G、G2C、C2C雙向互動溝通。在工作流層,平臺能夠實現對市民和企業各項政府公共服務的互聯網化,市民可以足不出戶通過電腦、手機等各種終端辦理多種業務。在數據層,通過整合政府服務的工作流和社會服務的工作流,創新形成針對房產、汽車、交通、養老、創業等多種場景的融合服務,從而形成智慧江東有別于其他企業的獨特優勢。